打造品牌学校的五个“需要”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社会越成熟,名牌效应越明显。随着中国教育供给方式的日趋多元和家长对学校选择性的增加,教育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学校赢得家长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并认真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
1、品牌学校需要准确的自身定位
任何品牌都必须发现和科学定位自己的核心价值,而后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将这个核心价值向目标消费者、向公众传播,在其心目中建立清晰、可感的核心价值形象,并在各个环节中不断加强、巩固这一核心价值。
“找准位置,鲜明个性,彰显特色”是一所普通学校成长为一流名校的三步曲。企业有“先找市场,后开工厂”一说,学校也是这样。准确定位自己的服务对象,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定位学校,需遵循“四客观”的要求,充分考虑“社会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遗憾的是很多学校没有品牌意识,没有目标定位,诉求主题年年变,流行什么口号就叫什么,随波逐流,没有定所;到了家长那里,就成了飘忽不定的幻影,难以建立稳定巩固的品牌形象。张扬学校个性,熔炼品牌精髓,打造名牌学校,要在“创新”上求发展,在“特色”上做文章。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
2、品牌学校需要稳定的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法、机制、措施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种关系的规范。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客观化,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和表现。“相对稳定”反映学校掌握教育规律的程度。相对稳定的“培养模式”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牌之所以被信赖,是因为其受制于严格的过程约束和规范限定。品牌的建设者要时时刻刻恪守自己的承诺,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等代价,这是世界级成功品牌必须遵守的不二法则。因为品牌实质上是一种承诺,学校建立品牌的过程就是孜孜不倦实践其诺言的过程。质量是品牌基石,学生的素质就是学校的“品牌”。稳定的培养模式、扎实的课程体系是学校的质量承诺得以兑现的过程保障。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
3、品牌学校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但是,它一旦创造出来,就是一种能动的教育力量,反过来创造这所学校的师生员工。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北大、哈佛校长经常换、教师经常换、学生经常换,可学校的精神却是永恒的。
校长要不断提醒教职员工,将学校的“工作目标”与教育的“终极价值”相统一,并形成共识。也正是这种共识的产生使得全体员工在了解教育使命和教育核心价值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地投身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并积极地影响家长和周围的人,进而扩展和强化了学校与家长基于教育共识而产生的品牌忠诚关系。
优秀的学校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此时,学校和品牌已经融为一体,传统积淀、文化氛围、办学理念、学风、教风等要素构建起了学校品牌的根基。
4、品牌学校需要广泛的社区参与
国际著名品牌管理专家
Paul Temporal在他最新出版的《卓越品牌管理》一书中提到:“品牌管理的全部在于和消费者建立关系”。一个学校品牌的存在与否不是由自己说了算的,而是存在于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培育品牌的过程就是建立和维护与家长、学生、员工和社会关系的过程。所以,一个成功的品牌也就意味着良好的品牌关系,它不仅获得服务对象的信赖和忠诚,还赢得了员工的努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一般认为,学校的社会参与度越高,学校越好。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现代教育也必须是面向社会的教育。这种教育在积极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广泛地吸引社会的支持与参与。
品牌是伴随学校成长和发展的产物,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举措,也无需豪言壮语般的承诺,实实在在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用心去做,当家长和社区把你当作可托付的朋友时,品牌关系就同建筑一样牢固。
5、品牌学校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
校长和教师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核心和关键。品牌学校离不开品牌校长和品牌教师。
赢得教师,才能赢得
21世纪的教育。素质教育呼唤教师素质的提高。当前,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尚难以完全适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能否建设一支具有优良师德,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从根本上关系到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个体素质较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本身就是学校品牌的重要内容。
当然,“先进的教育设施、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充分的主体发挥”也是打造品牌学校所不可或缺的。
品牌如同市场一样,是按照其客观规律运作的。中国学校的品牌意识普遍没有觉醒。一些民办学校虽然有了品牌意识,而品牌策划与管理的水平仍然很低。通常,一些学校在品牌前期知名度的推广上往往不遗余力,不惜重金,可是一旦品牌晓喻之后,就疏于管理,而且也不知道如何继续维护和提升品牌,结果一开始由广告宣传塑造起来的良好品牌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间就变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直至退出竞争的舞台。
铸造品牌对一所学校来讲,是一个异常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校和社会对教育品牌都需要有一个更深刻、更理性的关注。学校要想长久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忠诚,需要走的路还十分漫长。市场环境的完善、家长的逐渐觉醒,将作为一种外在压力,促使教育品牌的创建者进一步规范和理性地运作。此外,提高品牌建立的理性认识,自觉遵循品牌建立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学会管理自己的品牌,也是中国校长迈入市场经济必须要补修的一门功课。
·上一篇文章:校园德育八分钟“日日好晨会”
·下一篇文章:什么是校园文化?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www.dezperado.com//www.dezperado.com/news/wenhua/0861906195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