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

北师大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


来源:家长学院  文章作者:佚名

  补课时间越长学业成绩反而下降

  《报告》显示,在小学,有22.2%的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小时以上的校外补课,而在初中学段,这一比例上升至32.8%,甚至在部分区县,每周校外补课6个小时以上学生的比例超过35%。

  补习时间越长,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是否更有益?

  刘坚带领团队进一步分析发现,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参与校外补课反而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每周参与校外补课时间越长,他们的学业成绩出现了不增反降的现象。

  刘坚解释,作业时间与学业表现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学生投入过多的时间做作业时,其学业进步的程度反而降低了。

  以初中阶段为例,有34.9%的成绩优秀初中生每周补课超过3小时。而在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中,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主观幸福感越低。在成绩中等的学生群体中,也是如此。

  近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秩序,坚决剪断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与校外培训挂钩的行为。他认为,“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提高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得更好、学得更足,不至于在学校里解决不了学习的问题,还要到校外去搞补偿性培训。”

  课外补习和课内作业是导致学生睡眠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报告》也注意到,“手机依赖症”、课外补习班泛滥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报告》显示,小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比例是88.8%,而初中生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5.7%,有34.2%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

  团队成员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县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发现“家长安排的补习”和“学校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排在前两位的最主要的原因。

  “牺牲睡眠时间不一定能带来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刘坚提醒,“通常我们仅仅关注‘布置作业’‘补课’所代表的时间投入对学生学业的作用,而忽略了一些间接因素。如过多布置作业、过多补课、强调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事实上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也会产生负向影响。”

  团队通过更直观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小学阶段每天睡眠时间在9-10小时的学生,根据专业量尺分数转化,他们每个学科的平均学业成绩为588.2分,而睡眠时间在8小时及以下的学生平均成绩下降了66.6分,初中阶段数据也有同样的趋势

  参照国际同类大规模测试的分数转换方式,“这相当于每天少睡1-2个小时的学生,比充足睡眠者少接受约1.7学年的学校教育。”刘坚解释。

  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反映,当自己的睡眠不足时,第二天上课会出现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研究报告表明,通过‘奋战到半夜’来提高学习成绩是得不偿失的。”刘坚说。

  在前不久举办的“世界睡眠日”的一次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也曾提到青少年的“缺觉”问题。他认为,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及脑智力的发育,严重的或可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陆林建议,高中生要睡够8个小时以上,初中生要睡够9个小时以上,小学生则要达到10个小时左右睡眠。

  保障睡眠、规律早餐、每天锻炼、坚持阅读、丰富亲子活动,让超过九成的小学生和八成的中学生感到幸福

  提升学生幸福感,做好五项基本“保障”至关重要。若能为学生提供五项基本“保障”——基本保障睡眠、规律早餐、保证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保证每天阅读半小时、父母关注子女生活,则91.5%的小学生和84.1%的中学生会感到“幸福”。每缺乏一项“保障”,中小学生幸福感较高的比例将下降10%左右。

  该团队综合分析了学生睡眠(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睡眠时间)、早餐(每周至少五天早餐)、体育锻炼(每天均参与体育锻炼)、阅读习惯(每天阅读半小时)及父母对子女生活的关注程度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发展的潜在影响。数据表明:以小学生为例,得到五项基本“保障”的学生比例仅为12%,而在这些学生中,感到幸福的学生比例为91.5%。当所有“保障”均不能满足时,学生感到幸福的比例仅为48.9%,平均而言,每缺乏一项“保障”,学生幸福感比例会下降10%左右。

  阅读有利于学生学业及心理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相关数据充分诠释了冰心“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意涵。数据表明,阅读有助于学生学业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提高主观幸福感。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给学生带来较大收益;当家中藏书量相当时,拥有较高阅读兴趣的学生学业表现较佳;此外,有选择地阅读也非常重要,阅读故事书及介绍人物或自然的书,有助于学生发展。

  该团队对有关学生阅读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多维度的调查,其中包括家庭藏书量、阅读时间、阅读兴趣、读物类型等,基于多年的研究数据,发现多阅读、喜欢阅读、阅读有益的书,均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数据显示,以小学为例,藏书量越多,成绩越佳。当家中藏书量仅为20本以下时,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514分,而家中藏书量达200本以上的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607分。数据表明,只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够比完全没有读书习惯的学生高出42分(相当于多接受了约1学年的学校教育)。读书的益处除了体现在学生学业表现外,也体现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数据发现,家中藏书量越多的学生,其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的程度越低,且主观幸福感越高。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人民财评:“后高考经济”,热浪下更需冷思考
·下一篇文章:“双减”风暴来袭,教育培训暑期档凉凉,对托育市场有何影响?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www.dezperado.com//www.dezperado.com/news/jiayugc/216281134497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