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状元选拨规则 数十万人中选一(组图)
来源:东南早报 文章作者:佚名
科举考试已消失百年,但作为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它曾影响了中国读书人1300年。 据有关史料统计,我国在大约1300年里,产生了以百万计的举人,10多万的进士,文武状元却不到1000人,平均要近2年才能出一位状元,实属凤毛麟角。 考中状元是非常难,因为每年应试的考生就有几十万之多,如宋朝每年有40万考生应试,40万人中出一个状元,难度可想而知,状元中还有连中三元的那就是更难了。所谓“连中三元”是指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得第一名。据统计,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只出了17位“连中三元”的状元。 语文书中的《范进中举》讲述一位读书人考试考到老,饱受30多年精神摧残后,终于考上却喜极而疯的故事,文章揭露了科举弊端;传统戏剧《铡美案》里状元郎陈世美高中后抛妻弃子,攀附高枝另娶公主,则成了负心汉的代名词;落魄才子高中状元,与患难见真情的佳人美梦成真的故事却又是另一番佳话……许多人把参加科举考试作为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族谱中也以记载功名成就为荣。 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赶考、待榜,以期“金榜题名”。 现在的高考生,一般是经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共12年。 虽然不具可比性,但有观点认为,高考相当于古代的考举人举人相当于现代的学士学位,贡士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 状元是进士中的拔尖人物,在科举时代平均约为两年一现,在泉州,则出现的机会是平均约60年一位。 古籍记载府文庙 “登第皂荚”预示 有句古话叫“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是明清时期泉州学子们的一件得意事。 泉州府文庙有“礼门”、“义路”及海滨邹鲁亭、洙泗桥、夫子泉、青云路……甚至府志中还记载有“登第皂荚”之传说,这些无不透露着府学与取士的密切关系。 状元怎样诞生 古代科举制度始于隋大业二年(606年),历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结束。 由于历史湮没,隋炀帝时的开科情况今已不明,所以中国历史有名可考的第一个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状元刘春霖。 一般来说,古代学子从一个童生到状元,需过五关。 一、童生。凡应考秀才的,不管年龄老少皆称“童生”。 二、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考中了,就称秀才(或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上述这两关只是预选,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三、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是解元。 四、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考中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五、殿试。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差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但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者(即解元、会元、状元)最是难得。祖籍泉州的状元王曾即为三元及第,他曾两度拜相,逝后,帝王为他停止朝会2天。
泉州府学宫平面图
府文庙内的夫子泉井
洙泗桥
·上一篇文章:高考录取流程揭秘 并非高校想录谁就录谁
·下一篇文章:高考吊瓶班:女躲经期吃避孕药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www.dezperado.com//www.dezperado.com/news/gaokaolu/118111207105.htm